◆ 為什麼一般人能透過閱讀變得富有呢?
1999 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查理·芒格說:「我認為我和巴菲特從一些非常優秀的財經書籍和雜誌中學習到的東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認為,沒有大量的廣泛閱讀,你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投資者。」
投資是腦力勞動,是不斷閱讀、分析、判斷、決策的過程,其中,閱讀是起點。
《Rich Habits》一書的作者 Thomas Corley 說,有錢人的每日習慣就像是一片雪花,靠著每日不斷的累積與持續,直到某一天累積成為真正的大雪球,成為富足的人。
其實就是複利效應。
作者花了 5 年的時間研究富人與窮人的習慣,根據書中的定義:
富人是年收入高達 16 萬美金以上,或是流動性資產高達 320 萬美金以上(大約是年收入近 500 萬台幣、流動性資產超過 9000 萬台幣)
窮人是年收入低於 3 萬 5 千美金,或是流動性資產低於 5 千美元以下(大約是年收入低於 11 萬台幣、流動性資產低於 15 萬台幣)
(相信大家都處在中間吧!不算窮人也不算富人XD)
依照作者觀察的結果:
做到每天閱讀的富人高達 86%,這裡的閱讀不包含小說類,而是自我成長類。
作者說,有高達 88% 的富人每天花費 30 分鐘閱讀相關書籍,而窮人只有 2%。
當然,並非所有富人都有每天閱讀的習慣,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這是一條可以選擇的路。
每個人可能同時有富人與窮人的習慣,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讓富習慣大於窮習慣。
其他的富習慣也給你參考:
1. 我清楚自己每天的目標
2. 我清楚知道每天必做的工作清單
3. 對工作的態度,除了最基本的,還堅持做更多、更好
4. 每天注意卡路里
5. 注意自己的笑容
你知道自己目前的習慣比例是富>窮,還是窮>富嗎?
和我分享吧~